石埠挂面的基本介绍
石埠挂面是流传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的一种传统手工面条制作技艺,属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挂面以其纯手工制作、工艺精细、口感爽滑而闻名,是当地特色美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石埠挂面的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代,传承数代,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流程。它通常包括选料、和面、醒面、揉面、拉伸、挂晾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技巧和适宜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挂晾过程中,面条在自然风干下形成细长均匀、质地筋道的特点,这也是“挂面”名称的由来。
营养价值
挂面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
历史民俗
石埠挂面制作技艺发端于清咸丰年间,由第一代传承人陈亨贞从高安开面铺开始,传承至今已经五代,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得名缘于第二代传承人陈惟钧,1916 年起,陈惟钧为谋生走街串巷挑担卖面,“陈老表”手工挂面的名声也随着他的吆喝而传开。
第五代传承人陈小余,38岁,他接下了这门手艺,并在父辈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陈小余不仅申请注册了“陈老表”这个品牌商标,还改进了制作工艺,使年产量可以达到2000多万元。
石埠挂面的制作方法
石埠挂面采用纯手工制作,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盐和水,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具体步骤包括:
和面:将小麦粉、盐和水按比例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
醒面:将揉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让其充分松弛,以便后续操作。
盘条:将醒好的面团擀成薄片,然后切成细条。
绕条:将切好的细条绕在特制的竹竿或木棍上,形成挂面的基本形状。
二次醒面:将绕好的挂面再次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更加柔软有弹性。
拉条: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将挂面拉至所需的长度和粗细。
上杆晾晒:将拉好的挂面挂在特制的架子上,利用自然阳光和风进行晾晒。
下杆、包装:晾晒好的挂面被取下,经过修剪、整理后,进行包装销售。
获奖荣誉
2019年,石埠挂面入选第六批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发现更多石埠挂面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