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窑黑陶的基本介绍
莒南县大店镇薛家窑村烧制陶器,在鲁东南曾有过几百年的辉煌历史,对人民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成为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薛家窑泥陶器皿在当地称为“窑货”,它有许多优点,一是经济方便、实用价廉;二是质地纯正,环保无污染,用以存粮食、食物不变质,用瓦盆喝牛羊肉汤能去膻味;三是造型美观别致,雕花刻画生动有趣,适于观赏保存,有美学价值。1988年样品选送中国旅游局和山东省二轻工业厅举办的民间工艺品展览,受到国内外好评。
1980年后,铁制、铝制以及塑料制品流行,替代了原来一度广泛使用的陶器。但2000年后,薛家窑黑陶又焕发了新的生机,推出了许多实用性、工艺性、观赏性的新式品种,成为莒南地方特产中一大亮点。
采集到优质粘土之后,首先经历与揉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搓泥”步骤,直到泥块内气体被完全排出,薄厚一致,软硬适中才能进入“拉坯”的环节。“拉坯”考验的是制陶师傅的耐心和双手之间的配合,通过双手的捧托、挤压、提拉,将泥料直接拉坯成型。“两只手分主次,一只手使劲的时候,另一只手就得柔和地扶着,坯子要想拉的快,手必须要向下按住它。”到了“晾晒”,半成型的泥陶放到室外晾晒一天后需拿进室内再次喷水,隔一天后再拿到室外晾晒,这叫做“一水”。小件需要过“五水”,大件则要过“六水”,这样一来,一般得过半月才能入窑烧制。“烧窑”对天气有着严格的要求,三天不下雨,日暖风和的天气为最佳。薛家窑流传着一句俗语“当老师儿(制陶师傅),必须得会看天气”,讲的就是烧窑。
薛家窑陶器品种繁多,可分为以下几大类:盆类、罐类、缸类、茶具、用具、花盆、玩具、建材。陶器的造型朴素大方,实用美观,异彩纷呈:有的粗犷,有的纤巧,有的典雅,有的端庄。如家庭用作食盒的陶盆,外表光滑细腻,刻有牡丹、月季等花卉及蝴蝶、喜鹊等动物,有的刻有胖娃娃抱大鱼,喻义年年有余。上有瓦盖,既实用,又有美术欣赏价值。
历史民俗
薛家窑泥陶烧制技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4000年前。大汶口时期的黑陶觚形杯,龙山文化时期的泥质夹砂灰陶罐,岳石文化的泥质灰陶三足罐均于此处被发掘出土。
制作方法
陶器制作的工艺流程分为十个步骤:挖土→晒干→水泡→和泥→制坯→刻花→晾晒→装窑→烧窑→出窑。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如挖土,选土质好的地方取土。薛家窑村泥土层明显分三层:最上面是黄土层,即今种植农作物的土层;下面是黑土层,约有3—5米,全为黑色淤泥,是质地最好的陶土;再下面是红土,土层中发现有小田螺(当地叫“乌娄”)壳,是几亿年前海洋地质沉积而成。中间这层黑土也是亿万年前特殊冰川地质时期形成的。
挖出的土要放在场中晒干晒透,然后用水泡,干土见水后迅速均匀粉化,泡透后开始和泥,这就象做面食和面一样。过去一千多年来和泥都是用人工,即是用手揉和脚踹,用铁锨、镢头、抓钩搅拌,是一种繁重的体力劳动。2000年后,开始用球磨机和泥,才把人从繁重和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制坯是成型的关键,要由技术最好的师傅操作,其形状大小厚薄全在师傅手上掌握。
刻花由有绘画专长的人负责,画得好的更受顾客欢迎。所以陶器上的刻画水平不能低,低了就要影响售价,好画会更有吸引力。晾晒学问也很大,每件陶器一般都要晾晒多次,而且不能暴晒,因为暴晒泥土收缩过快,陶坯容易变形,且产生裂纹。陶器的各个部位厚薄不一样,如底边和沿、柄部厚,腹部薄。薄处干得快,厚处干得慢。为了让土坯干的速度时间同步,就要对不匀处用水抹,一般要抹水三四次,行内称为三水、四水。一些细巧的陶坯晾而不晒,俗称为“阴干”。
干后装窑也有学问,既要使一窑之中装的件部尽量多,又要不至损坏,还要容易平均受热。这样,陶坯的大小、形状、重量、位置分布就要合乎科学要求。否则,有的地方烧过了火变了形,有的地方烧不熟,那样一窑制品就报废了。
烧窑乃是全部工艺成功的关键。古代没有温度计,火候掌握全凭目测和烧窑师傅的经验及感觉。一般烧窑要40多个小时,中间不能停火,人不能离开。行规不能在窑边大小便,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说是敬窑神。其实就是古代制陶工人敬业精神的另一种曲折表达而已。至于烧缸瓦、琉璃瓦,用的时间更要长些。
出窑即是把烧好的陶器取出,实际上也有许多技术和讲究。一是开窑时温度高,很烫手。二是有的陶器很大很重,如大栏缸,一个有上百斤。有的大小不一,要配套装在一起,要既快又整齐完整地搬出来,这就要有一定技术。有经验的窑工出窑时能把烧得尚红的一百多斤重的大缸旋转着一下扔到窑外而安然无恙,令人惊为绝技。
-
发现更多薛家窑黑陶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