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薯莨酒的基本介绍
糯米薯莨酒属大余传统的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待客佳肴。
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别名血母、红孩儿,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藤本植物,药用其块茎,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福建等省区。文献记载,薯莨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活血,收敛止痒,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抗菌等功能。薯莨主要含缩合性鞣质和酚类、苷类及蛋白质、糖类、粘液等成分。在传统上,薯莨主要作为一种染料植物,用于莨纱绸的染制。江西大余民间也有用薯莨酿制糯米酒的习惯,认为有活血补气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薯莨的价值,课题组在中国黄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糯米和薯莨混合发酵的方法开发了一种薯莨黄酒。薯莨酒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是构成薯莨酒感官质量评价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酸类、酮类、烯醇类、醛类、烯烃、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它们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薯莨酒的品质特征,因此薯莨酒中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对于评价薯莨酒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糯米酒,用糯米酿的酒。又称江米酒、甜酒、水酒、酒酿、醪糟(láo zāo),主要原料是糯米,传统工艺使用糙糯米,也有白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糯米酒营养非常丰富,能补虚补血补脾肺。增添了酒性,善于窜透,能通肝、肺、肾经。 入肺经,能补肺之虚寒。肺主皮毛,故糯米酒又能养颜,常吃的人皮肤好。
产品特点
此酒香甜可口,活血补气。采用的原料是由 薯莨(薯蓣科)及当地糯米酒。
历史民俗
人工酿酒是陶器的制造。否则,便无从酿起。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孔丛子》有言:“尧舜千钟。”这说明在尧时,酒已流行于社会。“千钟”二字,则标志着这是初级的果酒。《史记》记载,仪狄造“旨酒”以献大禹,这是以粮酿酒的发端。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酒出。不少西方人都以为米酒是日本人的创造,但岂知,它实际上是中国人首先酿造的含酒精的饮料。而日本酿造清酒的技术是从中国引进的。早在公元前 1500 年,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提到用酒祭祀之事,公元前8 世纪,中国古代诗人也曾作诗描绘人喝醉酒的情景。至迟在公元前1000 年左右,中国就发明了发酵酿酒的技术,使酿出的酒中酒精浓度比普通啤酒至少高三倍。中国优越的造酒技术,在于最早使用曲来酿酒,并且还发现要提高酒中的酒精浓度,只要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加进熟的并经过浸泡的谷物即可。这是世界第一流的酿酒技术,它酿出了高浓度的饮料。这种技术只是在数世纪前才流传到日本以及世界各国。因此,可以讲最早发明米酒的是中国。
制作方法
将新鲜薯莨洗尽,用大余客家传统用具“网刷”将薯莨刷成糊状体,放 人油锅烤至微黄成块状,再将烤好的薯莨放人糯米酒中煮,并置人生姜、红糖等即可食用。
-
发现更多糯米薯莨酒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