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丝毯的基本介绍
天水丝毯以优质蚕丝为原料,通过图案设计、染色、捯线、雕刻等20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其手工织造技艺的历史可上溯到汉唐时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歌《红线毯》中写道:“一丈毯,千两丝,织作披香殿上毯,百夫同担进宫中”就记述了丝毯的华美,也反映了当时手工编织技艺水平的精良。
天水丝毯不但继承了传统编织技艺,而且在图案设计上又从我国古代青铜器文化、雕刻、壁画、绘画、书法中吸取了营养,经过数代传承人的努力,形成了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术品。2014年天水丝毯织造技艺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天水丝毯的编织技艺是采用手工8字形打结栽绒方法,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丝织艺术的不断发展,最迟至清代末期,天水丝毯制作技艺采用了对图案主要纹样栽绒留长,用剪刀片剪、雕刻,突出图案主体纹样的手法进行生产,(俗称软雕刻)。其传统的独特制作技术基本定型,距今最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
天水丝毯以优质天然蚕丝为主料,100道至200道工艺的经线和纬线采用天然棉线。200道以上工艺的经纬线采用桑蚕丝。编织工按照工艺道数和图案设计要求,织出不同要求的厚度,通过片剪,雕刻工艺,突出毯面主要纹样,达到浮雕的艺术效果,使毯面精美典雅、富丽堂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天水丝毯制作技艺在我国手工丝织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西北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典型代表,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
天水市地处甘肃省的东南部,是古丝绸之路西行第一站,也是甘肃省的第一人口大市,手工编织丝毯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充分发挥当地闲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料蚕丝由天水市周围的陇南地区的缫丝厂和省处绢纺厂家解决,棉纱可从当地甘肃棉纺厂购进。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人力资源为丝毯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末民初,在天水有一些编织小作坊用这种8字形打结栽绒方法为游牧民族制作马鞍毯和御寒用的地毯,图案为仿古式图案。1954年成立天水手工编织地毯合作社。1958年地毯生产合作社改为天水地丝毯厂。20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水地丝毯厂通过甘肃省土畜产进出口外贸公司和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外贸公司,生产了大量的出口挂毯和地毯,主要出口的国家为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由于市场疲软、劳动力外流,天水丝毯总厂生产量严重下滑,面临倒闭,只能维持成为现在传承与发展天水丝毯制作技艺的主要阵地。
产品特点
天水丝毯有壁挂式、框式艺术挂毯和地毯。图案精致、古朴典雅、毯面华丽、古香古色;并有吸音、防潮、保暖、虫不蛀、耐腐朽、绿色环保等特点,工艺制作精良,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经济价值。
历史民俗
天水有手工编织丝毯技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汉唐时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歌《红线毯》中写到“一丈毯,千两丝”,记述了当时地方官员上贡朝庭丝毯的华美。
据史料记载,明代迁入天水的回族人民所织丝毯品质优良,带着浓郁的波斯风格,深受汉及其他民族喜爱 。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天水丝毯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西域文化、佛教文化、波斯文化,并以甘青地区的地方特色为起点在工艺和图案制作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最晚到清朝末期,天水丝毯制作技艺采用了对毯子主要纹样裁绒留长、用剪刀片剪、雕刻、突出图案主体纹样的手法进行生产。清末民初,在天水有一些编制小作坊为游牧民族制作马鞍上的座垫和御寒用的地毯挂毯。1954年成立天水手工编织地毯合作社,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生产、出口的顶峰。
-
发现更多天水丝毯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