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桂中花猪的基本介绍
平果桂中花猪养殖历史悠久,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开始。据《平果县志》记载:平果桂中花猪是属于本县的一个品种,分布在县内的黎明、榜圩、凤梧等公社。经过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体质健壮、四肢坚实、抗病力强、耐粗饲、遗传性能稳定的花猪品种。平果桂中花猪因适应性好、抗病力较强、繁殖率高、品质好、肉色鲜、味美清香享誉区内外。近年来,平果加大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条,桂中花猪产业已发展成为平果的特色产业、促农增收的优势支柱产业。
平果县地形石山区占48%,丘陵和谷地占34.3%,平原占17.7%。最高海拔934.6米(位于海城乡西北部的鬼头山主峰),最低海拔76米(地处四塘镇濑江与右江汇合处)。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低山丘陵,中部岩溶地貌。全县森林面积72925.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68%。全县有大小河流36条,主要有右江、红水河两大水系。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其次是甘蔗、大豆、木薯、花生、甘薯、饭豆、猫豆等,农作物一年两熟,产量稳定,能够提供农副产品作为饲料,为桂中花猪的饲养提供了物质条件。
营养价值
平果桂中花猪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质鲜嫩、食而不腻、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猪肉含蛋白质17-20克/100克,脂肪8-10克/100克,氨基酸总量15-20克/100克,胆固醇53-57毫克/100克,热量600-1000千焦耳/100克
产品特点
平果桂中花猪体型中等,各部位发育匀称,体长稍大于胸围;头较小,额稍窄,有正“八”与倒“八”形成的菱形皱纹,嘴筒稍短,耳中等略长,两耳向上前伸;背微凹,臀稍斜,腹大不拖地,乳头6-7对,排列整齐;四肢强健有力,肌肉发育适中;毛色为黑白色,头、耳、耳根、背部至臀部、尾巴为黑色,肩胛、腹部及四肢为白色,背腰部有一块大小不一而位置不固定的黑斑,黑白毛之间有3-4厘米宽的灰色带(黑底白毛);嘴尖及鼻端为白色、额头有白色流星,多延至鼻端;肉色鲜红;肉质细嫩、香醇可口
历史民俗
1949年前,平果县已饲养桂中花猪,历史上该地山区交通阻塞,群众养猪多放养,饲料主要为野草、野菜、树叶和少量玉米、米糠、薯类等。在居住分散的地方,有些农户养母猪采用留子配母或兄妹相配等近亲繁殖。经过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体质健壮、四肢坚实、抗病力强、耐粗饲、遗传性能稳定的花猪品种。
20世纪60年代,平果县陆续引进了陆川猪、东山猪及国外的约克夏猪、长白猪等猪种进行杂交。
20世纪80年代以后,平果县及周边饲养的猪基本上都是以桂中花猪为母本、外来良种为父本的二元杂种或三元杂种猪。
1980年,平果县对种猪开展猪布病抽样检疫。
1981年,广西产区约有桂中花猪成年母猪40万头,三个主要产区县有桂中花猪母猪2.5万头、公猪560余头。之后由于引入外来猪种进行杂交改良,母猪数量逐年下降
平果桂中花猪的获奖荣誉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平果桂中花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发现更多平果桂中花猪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