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的基本介绍
汝瓷,河南省平顶山市特产,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
汝瓷釉根据光线不同色泽也会随之变幻从早到晚都在变,光线较足如阳光下,颜色青中泛黄、下雨天,颜色更为青翠,最好看的是下雪天时,颜色最接近大自然。
宋汝瓷讲究简单而精致,朴素而实用,以庄重大方,古朴静雅为设计理念,并且工艺细、制作精、有神韵,器型排除个性张扬。
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宽板沿诸种。盘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数种。还有三足洗、弦纹尊(奁)、套盒、尊、方壶、圆壶等。
汝瓷胎体很厚,含有微量铁,呈灰白、淡土黄色,俗称香灰胎,所谓香灰胎,远看为白色,近看,白中泛灰(草木灰)。其胎,土质细润、胎骨坚硬,用放大镜观赏,并无杂质参杂里头,这在做工上面严格把关。摔破的瓷片,因为开片的原因,汝瓷破碎边缘处不会那么锋利,不会很薄。
宋汝窑的青瓷,多为亚面,釉中含有玛瑙,釉汁肥润莹若堆脂般油腻腻的视觉效果,用手轻轻触摸感受,犹如婴儿肌肤般光滑细腻,质感甚佳,享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美誉,色泽素雅自然,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
汝窑瓷器一般都较小,盘、洗、碗等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
南宋以后,更因汝窑传世作品稀少,而釉色独特,釉层物理结构在制瓷工艺理论上相悖,所以后世对于汝窑瓷器又有“宋瓷之冠”美誉。
产品特点
产品特点: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天蓝、豆绿、月白等釉色。汝窑的天青釉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质感甚佳,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说,色泽素雅自然,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
历史民俗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着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微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佑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
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汝州汝瓷一厂专家们第一批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
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得到陶瓷专家的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
获奖荣誉
2005年10月1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汝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7年1月,河南省政府批准汝瓷烧制技艺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09年5月,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河南日报联合举办的“河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地理标志产品”推选活动举行,经专家评议组对50个候选单位评选,汝瓷被授予“河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地理标志产品”荣誉称号。
2010年6月,汝瓷烧制技艺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汝瓷烧制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16年12月21日,汝瓷入选“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
-
¥216 【月销500】
【朱家汝窑直销店 大观汝瓷】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
-
发现更多汝瓷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