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山缸的基本介绍
在柏山村南地的关帝庙中立的清代《重修关帝庙碑记》上有柏山村是因村周围山上长满柏树而得名的记载。此外,柏山镇下期城玉皇庙原有一通石碑,记载汉武帝刘彻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曾驾临此地,亲访柏山村善引导吐纳之术,能炼灵丹妙药的著名方士刘自然。刘自然人称“老神仙”,是我国导引养生的鼻祖,柏山村现在还有刘自然庵。说明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有了柏山村。柏山村去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传统村落,正在申报中国传统村落。
柏山镇柏山村陶缸生产历史悠久。相传,元代柏山村以生产白瓷闻名。到了明朝万历六年(1579年),柏山村许同泰从山西阳城请来工匠,开始生产陶缸,因产品色泽艳丽、质量上乘而颇为-,烧制白瓷的工匠纷纷改烧陶缸,不愿意改烧陶缸的白瓷工匠大都远走景德镇,继续从事白瓷生产。刚开始,柏山村只有缸窑3家,10盘轮(一盘轮为一个生产单元,一般由3个人组成,1个做缸匠人、1个摇轮工人、1个和泥工人),技术不外传。清顺治五年(1648年),窑主张永仁为满足用户需求,开始雇佣工人,扩大生产,生产技术外传。到清嘉庆年间,柏山缸业发展初具规模,为提高技艺、保证质量、保持信誉,各窑主、工匠共同制定了四条规矩,对各类产品的规格大小、质地薄厚都作了明确规定,刻之于碑,相互监督,严格遵守。自此,柏山陶缸生产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全村缸窑发展到60多家,工人250余人,年产陶缸60万套,誉满全省。
民国期间,柏山村有缸窑120多家,180多盘轮,工匠700多人,年产值200多万元(旧币)。1938年日军侵占博爱后,绝大多数缸窑倒闭。解放后,柏山缸业开始恢复,1963年已有相当规模。改革开放后,柏山缸业迅猛发展,1983年有缸窑40多家,72盘轮。进入21世纪后,由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陶制品用量大幅萎缩,柏山缸业逐渐走向衰落。
产品特点
柏山陶瓷产品的材料均为当地特有的单种矿物原料,无须化学配置,经过特殊工艺和烧制发生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精品就是天目釉瓷。这一产业在历史上对养活柏山村及周边村民作出了重要贡献。遗憾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原来作为盛粮和水的瓷缸产品需求量锐减,加上没有及时转型,致使这一古老产业停产多年,技艺濒临失传。
-
发现更多柏山缸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