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特色谷特产网!免费注册QQ登录微博登录 城市大全
关注我们:特色谷百家号
红河灯盏花
  • 红河灯盏花
  • 红河灯盏花
  • 红河灯盏花
  • 红河灯盏花
  • 红河灯盏花

红河灯盏花

发布:眼光独到
标签特性: 药材
所属地区:红河云南
简要介绍:红河灯盏花是云南省红河州特产,红河灯盏花不论在产量、外观及内在品质上都优于其他产区的灯盏花,具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特征。红河灯盏花能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先是红河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白天温度高,光合作...

红河灯盏花的基本介绍

红河灯盏花是云南省红河州特产,红河灯盏花不论在产量、外观及内在品质上都优于其他产区的灯盏花,具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特征。红河灯盏花能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先是红河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质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微弱,有机物消耗少,有利于灯盏花干物质的积累和养分的合成积累;其次是土壤中各种含量的独特性质非常适宜灯盏花生长。

红河灯盏花植株高大,分枝多,根茎粗壮,叶宽大,稠密,多呈黄绿色。株高20厘米—55厘米,而省内外其他产区所产灯盏花株株高一般在15厘米—25厘米。根茎长1.5厘米—6厘米,直径0.2厘米—0.5厘米;表面凹凸不平,着生多数圆柱形细根,直径约0.1厘米,淡褐色至黄褐色。茎圆柱形,长14厘米—30厘米,直径0.1厘米—0.2厘米,黄绿色至淡棕色,具细纵棱线,被白色短柔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髓或空。基生叶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现卵状披针形、匙形、阔披针形或阔倒卵形,长1.5厘米—11厘米,宽0.5厘米—2.5厘米;黄绿色,先端钝圆,有短尖,基部渐狭隘,全绿;茎生叶互比,披针形,基部抱茎。头状花顶生。瘦果扁倒卵形。气微香、味微苦。

2007年12月0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红河灯盏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弥勒县、个旧市、蒙自县、石屏县、建水县、开远市等7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营养价值

《滇南本草》中关于灯盏花的记载来源:“灯盏花,一名灯盏菊,细辛草。味苦、辛,性温。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水煎,点水酒服”,“灯盏花,治手生疔、手足生管,扯灯盏花一百朵。摘背角地不容,用瓦钟,用石杵捣烂,加沙糖少许,入花捣烂。敷口,二、三次即愈”。

灯盏花系列药品主要治疗:偏瘫、冠心病、脑血栓、脑溢血、高粘血症、眩晕症、风湿痛及微循环障碍、口疮是目前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和脑溢血后遗症最为良好的天然生物药,有效率在95%以上,且毒副作用小。

产品特点

(1)外观:本品长15cm至50cm。茎呈圆柱形,直径0.1cm至0.2cm,黄绿色或淡棕色,具细纵棱线,被白色短柔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髓或中空。基生叶多数,丛生,叶片呈匙状倒披针形或匙形,绿色,长5cm至20cm,宽1.0 cm至3.0 cm;被白色短柔毛,无明显叶柄,叶基紫色或绿色;茎生叶互生,匙状倒披针形; 舌状花紫色或淡紫色,管状花冠口淡黄色。

(2)滋味气味:气微香,味辛,微苦。

(3)高产:通过对不同产区灯盏花的产量的比较研究,红河灯盏花产量比其它产区平均单产高59%,最高单产高达122%。其他产区的野生灯盏花一年采集二次,而红河灯盏花一年最高可采收四至五次。分析认为,产量差异的原因是云南红河产区昼夜温度差异较其它产区大(年温差大于1.6℃),有利于灯盏花的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

(4)农药残留低:经过对红河州内不同产地红河灯盏花进行六六六、DDT农药残留量的分析,仅有一个样品检出六六六残留量仅为0.02毫克/千克;其余均为“未检出”;DDT残留量多数为“未检出”,检出样品中DDT残留量平均为0.4毫克/千克。

(5)有效成分高:灯盏乙素是灯盏花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众多学者测定比较证实,红河灯盏花的灯盏乙素高于其它产区,野生红河灯盏花含量为0.5%—0.8%,人工种植的红河灯盏花为2.20%—2.78%。

(6)物理指标优:经过对比分析,红河灯盏花水浸出物稳定在30%以上,比其他地区高67%以上;醇浸出物稳定在15%以上,比其他地区高50%以上。重金属含量等其他指标均符合WM2-2001《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历史民俗

灯盏花历代本草记载不多,最早记载于明代医学家兰茂(1397年-1476年)所著《滇南本草》,又名灯盏细辛,原系野生植物用药,是云南省苗族传统用药,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后期《中药大辞典》、《中药植物原色图鉴》《中国药典》等均有记载。

红河灯盏花在民间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20世纪30年代,苗族中医就用红河灯盏花植物全草来治疗中风和偏瘫,在民间被传为神话。红河州少数民族地区几辈人以前就经常用野生灯盏花来炒鸡蛋或煮鸡蛋汤吃,有的直接用红河灯盏花熬成汤后热敷眼睛。为了方便红河灯盏花植物资源的利用,祖辈们都是用简单的方法把野生红河灯盏花移栽到自家的房前屋后或庭园里,以便随时可用来直接冲泡后代茶饮用。

1967年,红河州开始研究利用野生红河灯盏花资源生产系列产品。灯盏花药用价值的发现开始于云南文山邱北县一位姓罗的老中医,早在30年代,其将中药材灯盏花用于治疗中风和偏瘫,在民间被传为神话,我省开发利用灯盏花资源并生产灯盏花系列药品起步于1972年,,原药材在1971年出版的《红河中草药》第一册首次收载。

多年来,红河灯盏花药用资源主要以民间收集野生植物为主。由于长期的挖掘,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面临枯竭,已影响到红河灯盏花生物药品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因此,人工繁殖红河灯盏花种植技术及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已势在必行。

2000年,红河州开始分阶段对红河灯盏花的人工栽培及规范种植进行开发研究,进行了上百个课题的研究试验,并逐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红河灯盏花人工种植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以优良品质和高含量的有效成分著名。

2003年6月开始,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曲靖市、昆明市、楚雄州、丽江市、大理州、文山州、玉溪市、红河州的22个野生灯盏花分布点进行了考察。同时采集了种质资源,建立了红河灯盏花种质资源圃,对红河灯盏花的生长状况、生长环境、植株性状、生物产量、灯盏乙素含量及种子质量等进行试验分析和评价,力求找到灯盏花的生长发育规律、生态环境进行人工控制,并从众多资源中筛选出具有优势的红河灯盏花种源运用于大田生产。

2004年10月通过了国家灯盏花规范化种植(GAP)认证。2003年已成功推广人工种植红河灯盏花2000亩,已发展到8000亩。红河灯盏花的各种产品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鲜品年产由2250吨增加到1.2万吨;精粉由4吨增加到15吨;针剂由13万支增加到2130万支。随着红河灯盏花产业的发展,还增加了红河灯盏花茶、红河灯盏花酒、红河灯盏花精粉、心脉康软胶囊等系列产品。

2004年,红河州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开展了红河灯盏花地理特征的调查。

2005年,根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有关规定,红河州人民政府以红政办发〔2005〕108号文成立了红河灯盏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管理委员会。

2006年6月,红河州人民政府以红政报〔2006〕110号文,向云南省质监局提出了对红河灯盏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的界定。

红河灯盏花的获奖荣誉

2007年12月0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红河灯盏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网购推荐
红河灯盏花的评论请文明发表评论,恶意辱骂/诽谤,发布广告者封号处理!
© 2015-2023 特色谷,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2104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