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稻的基本介绍
京西稻米即“京西贡米”,主产于北京市西部海淀区上庄镇西马坊东马坊等地。京西稻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京西稻通过生态种植与生产而来。
京西稻属于优质粳米,米粒椭圆丰腴、晶莹透明,米饭富有油性、黏而不糯、软硬适中、清香有弹性,米粥颜色青绿、香气独特、口感黏滑有米油。
海淀地势西高东低,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及山麓平原地区,海拔高度35~1278米。京西稻区地处海淀西山东面洼地,水资源丰富,保障水稻各生长期用水需求。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211天,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生长期日照数1400小时、活动积温达3900℃,充分满足优质水稻品种的生长需要。
营养价值
大米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虽不是很高,但因其食用量大,也是具有很高营养功效的,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大米是提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疗资源。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产品特点
京西稻属于优质粳米,米粒椭圆丰腴、晶莹透明,米饭富有油性、黏而不糯、软硬适中、清香有弹性,米粥颜色青绿、香气独特、口感黏滑有米油。
主要品质指标均达国标二级以上,整精米率>70%、垩白粒率<15%、垩白度<2%、透明度1级、直链淀粉含量16~18%、胶稠度>70毫米;蛋白质含量6~8%、赖氨酸含量0.34%左右、粗脂肪含量约2.6%。
历史民俗
京西稻主产区位于紧邻生态环境完好的翠湖湿地海淀区上庄镇西马坊水稻种植基地。据史记载,迄今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年乾隆帝下江南,携回紫金箍水稻良种,在京西试种,所产谷米供宫廷食用,因而又誉之为“贡米”。
早在东汉时期已开始种植,清雍正年间稻田面积有所发展。乾隆帝下江南,携回紫金箍水稻良种,在京西试种,称之御田;所产米供宫廷食用,称之贡米。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土治水,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并选用高产、优质品种,做好良种提纯复壮工作,先后推广“银坊”、“水源三百粒”、“黄金”、“白金”等良种,
1976年开始选用“越富”作为一年一熟的春稻主栽品种。
2006年以来又筛选出“秋光”做为麦茬稻主栽品种。并小面积扩大试种“幸实”优质新品种,同时少量种植香稻等特异品种。京密运河建成通水后,种植地区已从原来的海淀乡,逐步扩大发展至四季青乡、永丰乡、温泉乡、北安河乡、苏家索及东北旺农场等地。
京西稻的获奖荣誉
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京西稻”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发现更多京西稻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