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圪嘣的基本介绍
玻璃圪嘣,响器名,是一种薄玻璃制造的响器、儿童玩具。头大,呈扁圆形,中接细长管,用嘴吹,极薄的玻璃在气流鼓动下发了“圪嘣、圪嘣”的声音。产自太原附近的交城覃村。
产品特点
结构和玩法:
玻璃圪嘣是一种薄玻璃制造的响器,产自太原附近的交城覃村。也是太原周边地区春节前后应时的一种儿童玩具,头大,呈扁圆形,中接细长管,用嘴吹,极薄的玻璃在气流鼓动下发了“圪嘣、圪嘣”的声音,清脆悦耳,深受儿童欢迎。每到春节,行销一时, 每逢春节,孩童们手持这种晶莹剔透的玻璃制品,大街小巷都传出清脆悦耳的“咯嘣”声,成为人们甜蜜温馨的童年记忆。琉璃咯嘣以其独特的制造工艺、稚拙朴素的造型和珍贵的民俗文化价值,二〇〇七年一月被列入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民俗
琉璃咯嘣是明清以来汉族地区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特殊音乐玩具,与晋商活动有密切关系,曾在民间广为流行。是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上记载,中国各地类似"琉璃咯嘣"的手工制品都源自山西交城,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绝活。吕梁市交城县夏家营镇覃村是“琉璃咯嘣”原始产地,已有四百年的生产历史。
琉璃咯嘣历史上在我国北方地区春节期间较为流行,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色彩,早在明代已经流行,尤其是晋商分布密集的地方,几乎处处都有。名称也有很多,晋中叫"咯嘣嘣",北京人叫"噗噗噔儿"或"不不登"、"响葫芦"、"倒噎气",在山东济南称为"鼓子",在甘肃省兰州则叫"乒乒乓"、"哈哈笑"等。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琉璃咯嘣"作为民众喜闻乐见的音乐玩具,与对联、年画、剪纸等一起成为我国北方乡土文化中一个代表性的符号。交城有句童谣:"琉璃咯嘣嘣,打了歇心一阵阵"。"琉璃咯嘣"是玻璃做的,容易碎,吹吸的时候很有讲究。用力小了出不了声,用力过大一不小心就吹破了。
-
发现更多玻璃圪嘣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