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木偶头雕刻的基本介绍
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流行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自南宋末年于杭州传入,明清时期达到很高水平,以“雕工精细简练、机巧构思巧妙、开相文静秀美、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彩工艺细致讲究、木偶人物性格各异”而著称。雕刻精细简练,开相文静秀美,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彩工艺细致多姿,其造型和雕刻技法,明清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顺木偶头造型从传统15种增加到180多种,脸谱近300种,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造型艺术,为国内木偶戏研究提供了宝贵实例,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收藏价值和审美价值。
以“雕工精细简练、机巧构思巧妙、开相文静秀美、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彩工艺细致讲究、木偶人物性格各异”著称于世。泰顺木偶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收藏价值和审美价值,曾被浙江、广东等省级博物馆收藏,并应邀赴台湾、澳门等地区和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展示。
2009年,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列入第三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7月16日,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产品特点
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是雕刻手法和彩绘技艺的完美结合,先用樟木或其它纹质较细腻的杂木雕刻成型,后施以粉彩工艺。其造型特点是在头像比例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和变形,线条明快洗练、舞台形象俊美,生、旦、净、末、丑,忠、奸、贤、愚各具特性。为了增强木偶头的表现力,泰顺木偶头从传统的15种造型增加到180多种造型,特别的是脸部的活动技巧从几种(原来的师爷头会张嘴眨目,大花脸伸舌头等)增加到15种。脸部结构会活动的机关设置,主要用于丑、净及灵怪的头面上居多。生、旦则在眼睛上设置眼球会左顾右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木偶造型艺术。
历史民俗
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源于南宋,兴盛于明清。据泰顺三魁镇薛宅村薛氏族谱(乾隆年间)记载:“宋末,薛氏四房祖宗,于神香岭见木偶担一堂,无人招领,便挑回家安放” ,“四房特设木偶神香火田”。至今当地仍流传着有关木偶师爷显灵的故事。明清时期的泰顺木偶头雕刻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获奖荣誉
2020年3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主题活动,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季天渊的木偶头雕刻作品《戏剧人物造型》成功入围大展获得“薪传奖”。
-
发现更多泰顺木偶头雕刻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