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白蘑的基本介绍
卧龙白蘑,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卧龙白蘑是伞菌中珍贵的品种,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钾、钙、铁、磷等矿物质,其形状如伞,洁如玉盘、嫩如鲜笋,深受消费者喜爱。
卧龙白蘑还未人工驯化栽培成功,只能靠野生自然生长,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每年的产量大约在1.5万千克左右,产值达到6000万元以上。平均价格每斤能卖到1000—2000元不等,高于其它白蘑市场价800—1500元。吉林省共有卧龙白蘑大、小经销店30余家,按照等级,有散装和袋装两种形式销售。
坐落在吉林市四平市铁东区境内的卧龙村等十八个自然行政村,属“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半山区和“六山一水三分田”的丘陵半山区,均属长白山余脉、大黑山系。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原产地资源。野生卧龙白蘑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专门生长在大黑山山地上的特殊的草丛里,也就是当地人们常说的白蘑圈里。由于白蘑圈它的形状多呈现圆形或半圆形,而条状很少,所以称其为圈。白蘑圈多生长在这里的山梁或山坡上,白蘑圈里的草和其它杂草完全不同,白蘑圈里的草均呈深绿色,离几百米以外都能清晰的看见那白蘑圈里的草要比一般的草黑绿的多。
“卧龙白蘑”在民间还广为流传着一段美丽的神话。相传“卧龙白蘑”是因白云格格而生,白云格格是天神的小女儿,掌管天上的聚宝宫,她发现恶神放水淹没了世间的田地,人兽鸟虫等生灵失去生存的空间,在水面上苦苦挣扎,痛苦不堪。善良的白云格格为拯救天下众生,偷走了聚宝宫中的万宝匣,撒到大地上。从此大地就形成了山丘和平川。白云格格动因此触怒了天神,被贬人间。天神仍不解恨,派雪神冻死了地上的花草,白云格格无处藏身,最后化成了一棵亭亭玉立的白桦树,在山间与其他树种顽强的生长在一起。林中和草地上也生长出了白色的蘑菇,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因蘑菇通体白色而得名“白蘑”。民间相传,常食此种白蘑会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由于“卧龙白蘑”为野生,其加工方法一直运用传统的“避光阴干法”阴干而成,未受任何污染,保持固有的天然品位,是珍贵的野生绿色食品。
保护范围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卧龙村、双合村、永合村、兴隆村、板仓村、白木匠村、杨木林子村、营盘村、英额堡村、云盘沟村、哈福村、郭家村、磨盘沟村、王家沟村、大孤家子村、小孤家村、砬子沟村、东升村现辖行政区域 。
产品特点
卧龙白蘑具有色泽洁白,入口柔软、菌香浓郁,不生蛆虫等特色,其最珍贵之处是它具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做菜时,鸡汤,火锅,饺子馅和满族风味的白肉血肠等名菜中,只需放入三五只卧龙白蘑,便可有一种特殊鲜美的味道,是不可多得的调味品。
历史民俗
据《梨树县志》记载,卧龙白蘑产于卧龙村、兴隆村、英额堡村、大孤家子村低山地带。色泽洁白,味鲜,不生蛆虫。有草地生和林中生两种,草地生的最佳。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努尔哈赤娶十四岁的”孟古”(皇太极生母)为妻,孟古把“卧龙白蘑”带入宫廷,努尔哈赤食用后感觉滑软可口,味道香浓,连连称赞卧龙白蘑,并将卧龙白蘑定为皇家专用,自此,卧龙白蘑一直是宫廷贡品。
清代,卧龙白蘑亦列为贡品,年年选送。据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卷下记载:“乙丑,驻跸乌鸦岭,山岚突兀,岭外云生,复愁阴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东游至乌鸦岭,突起大风,下起大雨,康熙夜宿乌鸦岭,地方官员为康熙筹备御宴,特准备了当地特产的白蘑炖野鸡,康熙食用后,赞不绝口,再次指定为皇家专贡。当地官员为纪念康熙在此住宿,把乌鸦岭改为卧龙村,当地特产白蘑改名为“卧龙白蘑”。自此,卧龙白蘑一直是宫廷贡品。
卧龙白蘑名称有史料记载源于《梨树县志》第六章《自然资源》第三节《植物资源》。原文为:卧龙白蘑:产于卧龙村、兴隆村、英额堡村、大孤家子村低山地带。色泽洁白,味鲜,不生蛆虫。有草地生和林中生两种,草地生的最佳。清代列为给皇廷之贡品,年年选送。
解放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加上固有产地林木的采伐破坏,“卧龙白蘑”产量逐渐减少,使“卧龙白蘑”变得更加珍贵,价格不断攀升。
1958年9月23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来四平视察工作期间,品尝了卧龙白蘑和李连贵熏肉大饼,高度评价道:“简单好吃,经济实惠”。
1987年6月17日,时任国家副总理李鹏等领导在四平期间,饶有兴趣地听取了当年邓小平来四平视察工作时品尝卧龙白蘑和李连贵熏肉大饼情景介绍。李鹏接连称道:“真好,名不虚传”。
2001年以来,在“退耕还林”和“有机农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卧龙白蘑”的采摘生产又走上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获奖荣誉
2007年,卧龙白蘑在吉林省第九届吉菜美食节上被组委会授予“吉林畅销原料”证书。
2010年,卧龙白蘑在第十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被评为金奖产品。
2016年11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卧龙白蘑”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发现更多卧龙白蘑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