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版画的基本介绍
重庆綦江版画源于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它构图明快,色彩艳丽,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生活气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代表。
产品特点
綦江版画首先是崖墓中石刻的线刻开始,綦江崖墓中的线刻装饰线纹是一个新的发现,为綦江崖画打开了绘画之门,室内全部是用线刻纹装饰,华丽而富贵,全部单室墓的墓顶是弧形顶拱,墓口开凿于墓室外部,门楣上有门簪,墓的外部、顶部有排水沟。门楣多为二至三层,墓顶及墓室全部用线纹装饰,显得华丽富贵,线纹图案有菱形几何纹、水波纹、两个菱形构成的平形四边形纹、扇形纹、二方连续构成辐射纹,四方连续团花纹等。三、綦江岩画操作技法綦江岩画最基本的技法理论是凹凸(阴刻阳刻)的关系,对画面物像以外部作减地处理,凿成麻点纹,凿成条纹,然后将减地部分打平。綦江岩画物像以阳刻为主,阴刻是用来突出阳刻的,綦江1800年前崖画阴刻为主,多处物像是阴刻线条来刻主体,是木板,纸板与坚硬的石壁不能比的原因。春秋以后,巴、僰、濮、獠少数民族先民向巴蜀地区迁移,由巴县、合川两地进入綦江。在綦江经过长时间的碰撞与融合后,进行了广泛的长时间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这种融合与交流的结果,相互之间增加了共同文化因素。綦江巴、僰、濮、獠少数民族南迁,经过中原、江汉等地。所以綦江崖画中的原始文化保存了若干中原古代文化的东西,就是这种融合与交流的结果,綦江岩画原始文化与中原上古文化同源,这不是无稽之谈。
历史民俗
明清时期綦江地区木刻版画出现在大多数寺庙、商会、会馆等建筑物的梁柱之上。如清乾隆年间东溪镇万天宫建筑物上的驼峰,清光绪年间南华宫戏楼上横檐雕刻有“寿”字,故事情节、生动的“三国故事”。在木板工匠们用半浮雕凹凸刀法(阴刻阳刻)在横梁上刻出三国演义人物、西游记人物图案画面,一是具有连环画的特征,画像的构图一般都是平列所有的物象,还没有离开习惯的填充结构。大部分画像的空间表现方式用的是散光透视法,木板内有底线横列法、底线斜视法、鸟瞰斜视法、鸟瞰推远法等表现在万寿宫、南华宫的长廓和台梁画板上,都能找到这样的物象技法画面。
2006年6月,綦江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曾宪才同志在打通镇购得木刻版画两块:一块是正五财神赵公明元帅,另一块是秦叔宝,技法都是阴刻与阳刻的交错,平列物象在木板上,字是反的,印在纸上成正面。
用木板的物象印在纸上才叫版画,在木板上的只是画面。不能拓印的叫木刻,这就是版画与木刻的区别。清代时期的老百姓用它来辟邪,财神是接送老百姓发财的象征。綦江巴、僰、濮、獠等少数民族的融合与交流,在此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各民族的共同文化因素,而且保存了巴、僰、濮、獠原始文化中若干中原文化的东西,就是这种融合与交流的结果,在綦江岩画木刻版画中体现出来。綦江岩画木刻版画初探只能是一家之说,一种学术观点,信供学术界研究参考,说对的可以吸纳,未尽完成甚至错误的地方可以修补充和修正批评。我们深信在以后物质文化的多样发展中,学术研究将会出现新局面,盼望今后取得更好的成果。一个地区想要发展物质文化,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过去,不了解本地区各种历史经历、经验、教训、那是很难使得自己的物质文化,在本地区更大发展及繁荣,回顾历史、总结那些可以引起自豪的地方,那些特点、特长,从中获得前进动力,看到綦江岩画、木刻、版画袭承、再看现今綦江农民版画。綦江是这块土上物质文化的承脉,找到了地方文化底蕴,地区土壤的肥沃。这朵花开得更加艳丽芳香。
-
发现更多綦江版画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