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剪纸的基本介绍
柘荣剪纸是一种福建宁德市的汉族民间艺术。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既承传了中原剪纸的写意、质朴、浑厚,又融合了南方剪纸的严谨、细腻、秀丽。柘荣剪纸作为国家品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汉族民族特色,文化品位独具,作品或淳朴、率真,或写意、粗犷,或清新、典雅,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和欣赏心理,是收藏馈赠和家居装饰的佳品,既是上好的艺术礼品,也是很好的旅游商品之一。
产品特点
受地域文化的制约,柘荣民间剪纸承传了质朴,粗犷这一风格,与陕北民间剪纸极为相似,与漳浦民间剪纸风格形成了鲜明对照。她们凭着对生活的体察,以大胆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剪纸再现出来。
作品夸张、写间、变形的鸟兽虫鱼稚朴可爱,妙趣横生,情溢天外。造型则多变,达到了似与不似的艺术效果,因此日常生活用品,如陶罐,外形随意挺动,不求对称,内部缕空部位阴阳变化大小不一,透剔鲜明,转折美显而易见。与黄河流域出土的陶俑极为相似,具有远古艺术的美,质朴而自然,丝毫没有文人艺术的雕饰之感。
这些作品在剪技上代表着柘荣剪纸的主体风格,她们不用打稿,不用粉本,先剪外形,然后缕空,所以大多形象生拙,线条中实,如书法线条中锋之美。有的造型并非眼前的映象真实,画面整体繁而不乱,给人以欢愉之感。
历史民俗
柘荣剪纸由于不同的风尚习俗、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色。柘荣剪纸源远流长并得以在群众中萌生延续,是因为这些民间巧女,她们得祖辈传授,八、九岁便学抠花样。习针作线。剪纸形式服从于民俗,或装饰窗户,或为饰嫁妆,覆盖于箱、笼、枕、被和坛口上,从婚嫁、小孩满月到“大生大礼”有着广泛的用途,长期以来深受群众的喜爱,其旺盛的生命力是来自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需求。特别是春节来临之际,家庭主妇即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这天将剪好的几对福、禄、寿、喜等帖于碗橱和灶边及陶瓷器皿上以祈福驱邪。农村则有贴在耕锄上的以盼来年五谷丰登。
柘荣民间剪纸之所以生生不息,繁衍下来是因为,人们在劳作之余,既充实了生活乐趣,又不必花费偌大的财力,其旺盛的生命力是来自劳动人民的生活需求。表现在剪纸众多的福建省汉族民俗活动中,无不围绕着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祖先祭祀到农事丰收、节日的祝福,但最重要的还是对生命兴旺和吉祥心里渴求,在他们的方寸纸中,从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倾注着质朴的热烈的情感和虔诚的心理寄托。
-
发现更多柘荣剪纸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