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牛撒苤的基本介绍
牛撒苤是中国云南德宏芒市的特产,在云南当地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之一,由于芒市的地理环境条件和饮食文化的不同,以及地方风土人情的差异,使得牛撒苤在云南特产中独具一格,享誉盛名。
傣语中,“撒”的意思是凉拌食物,“苤”的意思是食草动物的苦肠,用牛(羊)苦肠入菜制作的凉拌食物即称为撒苤,撒苤,是傣家的一道传统菜,有功夫菜之称。因配料中有牛苦肠水,因此不但具有丰富的百草营养成分,且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和抗瘴气的功效,初食有点微苦,再食回味甘甜,加之配以具有药效作用的植物作料,堪称一道口味极佳的药膳美食。
营养价值
芒市牛撒苤可以增长肌肉,增加免疫力,促进康复,补铁补血,抗衰老,抗肿瘤,抗衰老,防酒精中毒,降血糖,减肥强体,健脑安神。
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历史民俗
公元前494年,为报父仇,吴王夫差准备亲率大军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不听能臣范蠡的劝告,执意先发制人出兵攻吴,最终越军大败。勾践带了五千残兵败将逃到会稽,遭吴军围困。无奈之下,他接受范蠡的建议,主动向夫差求和。夫差虽答应停战,但要囚禁勾践在吴国。勾践到吴国后帮夫差喂马。夫差外出,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三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才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时,就先尝一尝苦味,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不仅勾践卧薪尝胆,越国的子民为了不忘国耻,也被要求吃苦胆。”龚元政说,相传因为当时胆少人多,供不应求,加之长期食用苦胆很多子民不适应。因此,一些人为了能继续吃苦且能长期坚持,便尝试用牛羊的苦肠熬制苦水入菜,这就是最早的“苤”。
春秋末年,越国被楚国所灭,其中一部分子民不愿成为亡国奴,便往南迁徙,途中,这种吃苦的习俗被延续了下来,而这群人,就是现在的傣族。史料文献记载,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解放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当时大家都会做‘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其他地方牛羊资源的匮乏,慢慢的只有盈江一带的傣族很好地把‘苤’的制作方法和入菜的习俗传承了下来,也就是今天我们所吃的干撒,虽叫干撒但其名应为‘苤’。”龚元政说。
制作方法
芒市牛撒苤制法:
将牛肚煮熟后切成长丝,牛肉、牛肝则在栗炭火上烤出油珠,溢出香味,也切成宽大的薄片,以水米线垫底,做成拼盘,配上韭菜,这就是傣族牛撒苤;这种特色菜肴吃时因略带胆汁的苦味,也叫苦撒;如果主料是鱼肉,就叫鱼撒苤;主料是羊肉,就叫羊撒苤。
-
发现更多芒市牛撒苤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