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潮盛铜锣的基本介绍
方潮盛铜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响铜礼乐圣器。自十八世纪中叶,已负150年盛名。据浮洋镇志记载:方潮盛铜锣传承,已逾五代。方潮盛铜锣,是潮州市传统民间打击乐器的泰山北斗,故潮州市传统民间谚语云:少一弦亦歌,少一锣无乐。由此可见,其艺术价值在潮州人民心中,是绝对不可或缺的。方潮盛铜锣,因其诸多的历史原因,其绝无仅有的制作技艺,传承,已界濒危。如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扶持,这朵潮州市的传统民间礼乐圣器之花也将面临凋谢。
方潮盛铜锣厂产品十分丰富,有深波、苏锣、马锣、斗锣、月锣、挂锣、车锣、京锣、曲锣、加冠锣、虎狮锣、广钹、佛钹、床头钹、斗钦、大丁钦、钦仔、佛铃、音罄、响钟、大铜钟、号头(大唢呐)、铜臼等二十多个品种。尤以曲锣、深波的定音功能最为精良。
历史民俗
铜锣在清中期后传至潮州,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潮州铜锣以方潮盛铜锣最负盛名。
清道光年间,原潮安县浮洋镇仙庭乡方氏第十七代孙方明治到福建连城县谋生,拜当地一位铜锣师傅为师,学得铸铜锣的技艺,后回乡创办小作坊,独家制作铜锣。因其产品上乘,销路甚广,创办铜锣铺的旧址至今仍留下“仙庭铜锣城”的美称。后为供销方便,方明治迁作坊于浮洋墟新埠头,铺号“方潮盛”。自此,作坊生产日益兴旺,主要产品有锣、钹、铃等类。
清光绪年间,方潮盛铜锣已享誉潮汕地区,其铜器的制作品种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间接推动了潮剧、潮乐的发展。
方潮盛铜锣技艺由方明治传给方君圃,民国初年传至方学基。方学基以制作工艺更精湛,铜锣音色更美、声幅更大、无杂音、经久耐用而更有声誉,尤以首创深波(低音铜锣)、曲锣(高音铜锣)为著,使潮乐、潮剧的打击乐器配搭完整、丰富,为潮乐、潮剧界所称道。
潮汕沦陷于日军时,百业衰败,方潮盛铜锣铺被迫停业,抗战胜利后才恢复生产。1948年,方学基逝世,铜锣店由其子方俊仕、方俊惠、方俊哲三人相继经营。
为扩大生产,方俊仕的两位叔父另立门户,办起“方潮丰”和“方潮茂”两家铜锣铺,但因“潮盛号”技艺高超,经营有方,用户十分信赖,国内顾客争相购买“方潮盛”铜器,海外客商更是认准“方潮盛”字样。因此,“三水归一河”,“潮丰”和“潮茂”两家作坊又并入“潮盛”号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业兴旺,方潮盛铜锣复办成厂,且越办越好。1956年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该厂纳入公私合营,当年末被改为国营企业,厂名“潮安县地方国营方潮盛铜锣厂”,厂址在潮安浮洋中兴街,方俊仕任技术厂长。1969年,铜锣厂移往庵埠,时逢“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不准用私家铺号,方潮盛铜锣厂被迫改名为“潮安县国营铜锣厂”。1984年,方俊仕举家从庵埠回浮洋办厂。
方俊仕铸造铜锣的技巧独特,修音定音超群,在潮汕及闽南一带有“铜锣王”之美誉。潮汕民间流传一些方俊仕与方潮盛铜锣的故事,其中以“一锤定音”故事最令人津津乐道;
传承价值
方潮盛铜锣,是广东省潮州市汉族民间打击乐器的泰山北斗,故潮州民间谚语云:少一弦亦歌,少一锣无乐。由此可见,其艺术价值在潮州人民心中,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方潮盛铜锣制品,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其质朴方圆的型态,击打时铿锵震撼的原动感,都使人过眼不忘,充耳常鸣。哪怕远涉重洋,漫迹环宇,都是召唤赤子之心的袅袅乡音。在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中,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并具有群体性、社会性、世代传承的特点。
传承情况
清道光年间海阳县(潮州市)人方明治开设。初设店于潮州城,后迁浮洋镇。所制铜锣一向闻名于粤东。民国年间传至方学基,更以制作工艺精湛,铜锣音色美、声幅大、无杂音、经久耐用而颇有声誉,尤以首创深波(低音铜锣)、曲锣(高音铜锣),使潮乐、潮剧的打击乐器配搭完整、丰富,为潮乐(剧)界所称道。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方学基死后,铜锣店由其子俊士、俊惠、俊哲三人继续经营。1956年改为集体所有制的生产社。1972年迁至庵埠镇,与庵埠印刷厂、电器厂合并为一厂。1979年又分出迁回老店旧址浮洋镇,生产的铜锣仍以名牌优质行销粤东和东南亚。
-
发现更多方潮盛铜锣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