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采莲灯的基本介绍
采莲灯,起源于明朝时期,是流行于淮河沿岸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尤以架河、王巷、廖家湾等村镇为甚。清乾隆、嘉庆年间,采莲灯由苏北传入我市,其音乐伴奏以江苏洡江、淮城、邗江地区流行的下淮调为主,入淮后又以淮南花鼓灯锣鼓为主伴奏乐器,并吸收了花鼓灯歌的创作、演出手法,即兴创作、即兴表演,逐渐和我市民间舞蹈融为一体。相传,最早的采莲灯只是跑跑队形,做几个简单的动作,扭两下身段。到了后来,经过先后6辈采莲灯老艺人的不懈努力,采莲灯从自娱性向表演性方向发展,不断丰富舞蹈动作和表现力。解放后,优美多彩的采莲灯再次受到舞蹈工作者的重视,通过不断的交流提高,采莲灯从原来的民间广场演出形式发展成为舞台表演艺术,并加以完善。采莲灯主要表现村姑到河中采莲的情景,一般由一群手捧莲花灯的村姑,一名肩扛桃花树少年、一名丑婆以及几名伴奏锣鼓队组成。表演时,数十位村姑手捧莲花灯花篮,身着红、绿鲜艳服装,头戴五彩花束,在“桃花树”的领舞引导下,按照固定的表演套路、程式、队形、舞步,时而起舞如风摆杨柳,时而穿插如彩蝶纷飞,大气而不失诙谐,严肃而不失幽默。
采莲灯不仅丰富了我市花鼓灯的门类和艺术流派,更是淮河文化兼容性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淮河与长江流域商贸、经济文化交流的活化石,对研究淮河经贸文化发展交流史和我市花鼓灯艺术多门类多流派的融合提供了重要佐证,在安徽省民间舞蹈中有着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传承、表演价值。2010年5月,采莲灯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产品特点
文化特点
采莲灯主要表现村姑到河中采莲的情景,一般由一群手捧莲花灯的村姑,一名肩扛潘集采莲灯桃花树少年、一名丑婆以及几名伴奏锣鼓队组成。表演时,数十位村姑手捧莲花灯花篮,身着红、灯绿鲜艳服装,头戴五彩花束,在"潘集采莲灯桃花树"的领舞引导下,潘集采莲灯按照固定的表演套路、潘集采莲灯程式、队形、舞步,时而起舞如风摆杨柳,时而穿插如彩蝶纷飞,潘集采莲灯大气而不失诙谐,严肃而不失幽默。
历史民俗
采莲灯由古代采莲舞演化而来。汉乐府民歌有一首民歌《江南》,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然那时的采莲舞还应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状态,采莲舞的发扬与流行是在南朝的梁代以后。随着年代的推移,通过代代相传,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得以保留了下来。采莲灯现已成为江淮有民望的品牌特色,深受淮河两岸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每逢节日,采莲灯成为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和传承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淮南沿淮地区流传下来的采莲灯,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表演人数上,采莲灯实现了新的突破。采莲灯由一群手捧莲花灯的村姑,一名肩扛桃花树少年、一名丑婆以及几名伴奏锣鼓队组成。舞者人数的增加,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场面宏大、氛围浓郁,放眼望去,一遍绿色“湖水”中飘荡着无数莲花,穿着鲜艳衣服的采莲姑娘划行在荷叶莲花中,载歌载歌载舞,令人心醉;在表演内容上,采莲灯也有了极大的丰富。采莲灯入淮后以花鼓灯锣鼓为主伴奏乐器,并吸收了花鼓灯歌的创作、演出手法,即兴创作、即兴表演,逐渐和当地民间舞蹈融为一体。表演时,数十位村姑手捧莲花灯花篮,身着红、绿鲜艳服装,头戴五彩花束,在“桃花树”的领舞引导下,按照固定的表演套路、程式、队形、舞步,时而起舞如风摆杨柳,时而穿插如彩蝶纷飞,大气而不失诙谐,严肃而不失幽默。
制作方法
潘集采莲灯清乾隆、嘉庆年间,采莲灯由苏北传入淮南,其音乐伴奏以江苏沫江、淮城、邘江地区流行的下淮调为主,入淮后又以淮南花鼓灯锣鼓为主伴奏乐器,并吸收了花鼓灯歌的创作、演出手法,即兴创作、即兴表演,逐渐和我市民间舞蹈融为一体。
潘集采莲灯的获奖荣誉
2008年被淮南市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5月,采莲灯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发现更多潘集采莲灯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