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岭山朱橘的基本介绍
八岭山朱橘 作为荆州地区特有的地方品种,具有独特的优良品质。朱橘在荆州种植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楚都江陵一带大量种植,爱国诗人屈原一曲《橘颂》让朱橘名满天下,《汉书》也盛称"江陵千树橘"。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杜牧、元稹、杨衡等都对朱橘大加赞扬,到宋代朱橘成为朝廷贡品。进入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加强了对朱橘这种具有地方特色产品的保护力度,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进行生物防虫和物理防虫的方法,保持了朱橘的原生态生长要求,稳定了品种的遗传特性,使其优良品质得到了传承和巩固。
品牌建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品佳质优的八岭山朱橘。在荆州市荆州区新农苗木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以荆州金橘岭家庭农场为代表,八岭山朱橘的种植面积达到1150亩,产量 98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3900余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创收的重要手段。在发展朱橘种植时,荆州区注重生态保护,对果树进行科学施肥,采用安装杀虫灯等绿色环保手段防治病虫害,切实提高绿色果品生产水平。积极参加全国、湖北省的农副产品展销会,召开产品推介会,发放宣传资料,推广八岭山朱橘。在每年朱橘成熟的季节,由荆州区政府牵头举办特色采摘节,吸引游客前来采摘,提高了朱橘的知名度,促进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同时,荆州市荆州区新农苗木果蔬产销合作社有效利用上连市场(加工企业)、下通农户(生产基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与武商量贩等大型超市建立了"农超对接"关系,并将朱橘销售到北京、大连、西安、石家庄等地。
地理位置
八岭山又名"八宝山"。元明时期因山中盛产朱橘、白桃、香梨等八大土特产品而闻名遐迩,故名八宝山。清代黄良佐有诗云"山蟠八岭宛游龙,十里晴云覆古松。白云平铺浑似海,苍然深闭若无峰"。八岭山属荆山余脉,空气湿润,具有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八岭山一带的岗地属于黄棕壤土类型,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土壤富含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有机质含量丰富,自然肥力较高。7~8月份为朱橘的盛长期,日照平均达7小时,由于经常受到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控制,雨水充沛,利于朱橘果实的生长发育。到9月中旬~11月中旬,昼夜温差增大,日平均气温下降,雨量减少,相对湿度降低,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悠久的种植历史,孕育了远近闻名的八岭山朱橘。由于八岭山气候独特,土壤深厚、含有丰实的腐蚀物和有机质、透气性很强,非常适应朱橘的种植。因此,八岭山朱橘具有色鲜、果型好、细嫩多汁、味甜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八岭山朱橘产地范围为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马山镇、李埠镇、太湖港管理区共4个镇管理区现辖行政区域。
营养价值
朱橘富含维生素C与柠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则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朱橘内侧薄皮含有膳食纤维及果胶,可以促进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胆固醇。
橘皮苷可以加强毛细血管的韧性、降血压、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故,橘子是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食品。
研究证实,在鲜柑橘汁中,有一种抗癌活性很强的物质"诺米林",它能使致癌化学物质分解,抑制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能使人体内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对细胞核的损伤,保护基因的完好。
产品特点
八岭山朱橘是橘子的一种,因皮呈橘红,故名朱橘,又称朱红橘。八岭山朱橘果呈扁圆形,果顶平或微凹,皮厚1.7~2.3mm,瓢囊9~10瓣,果肉深橙黄色,细嫩,多汁,味甜,果实10月下旬成熟,无核或少粒,可食率高。
历史民俗
朱橘种植广泛,战国时的苏秦说道"齐必置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充分说明橘柚种植的悠久历史及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吕氏春秋》中记载"果之美者--江浦之橘" 赞美江陵橘子。《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朱橘数量多。八岭山朱橘珍贵吉祥,早在五代时,就作为祥瑞进贡。到了宋代,八岭山朱橘由于其优良的品质,仍然是上贡朝廷的贡品之一。据《宋史》记载:"江陵府,次府,进贡柑橘"。
-
发现更多八岭山朱橘的相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