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沙葱质量技术要求
时间:2025-01-02
阿拉善沙葱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特产,也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它生长在阿拉善盟独特的荒漠、沙地环境中,得益于当地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湿度、丰富的降水以及独特的土质等自然条件,形成了抗逆性强、品质优、商品性好的特点。阿拉善沙葱的质量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产地要求、品种范围、生产控制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介绍:
(1)产地要求
阿拉善野生沙葱生于阿拉善境内的荒漠、沙地;人工种植沙葱产地要求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沙土疏松,沙层深厚,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持水持肥性能的沙土地。
(2)品种范围
人工种植沙葱品种选择阿左旗当地的野生沙葱品种。
(3)生产控制
沙葱是纯天然有机蔬菜,人工种植严格按照有机蔬菜种植规范进行管理与生产,保留野生沙葱的生长习性和品质,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生产环境无污染。人工种植温棚冬季12月开始生产至次年5月结束。大田生产从春季4月至10月结束,生产周期为半年。具体生产方式如下:
①栽培方法:沙葱采用直播法栽培,开沟播或穴播均可,播前浇足水待土壤墒情适宜,沙土用手捏指缝间无滴水现象,松开后手掌湿润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1-2厘米,穴播株行距15×20厘米,沟播大小行播种,大行距40厘米,小行距20厘米,播后覆湿沙,然后覆膜。
②田间管理:沙葱原为野生,抗逆性强,对外界环境要求不严格,人工驯化成活率高,田间管理较粗放,省时省工。
沙葱虽然耐瘠薄能力强,但人工驯化栽培沙葱旺盛生长时期养分需要量大。结合浇水施入一定量有机肥,根据几年实验,施肥量以每次施腐熟的羊粪0.5-1公斤/平米为宜。
温室内夏季每10-15天浇一次水,冬季15-20天浇一次水,浇水以沙土全部渗透为度。冬季水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根层积水,沙土透气性变差,使沙葱沤根引起死亡。
③虫害防治:经过几年的观察,尚未发现有茎叶害虫。
(4)产后处理
进入进入旺盛生长期的沙葱每15-20天即可采收一次。采收时使用锋利的小刀,从地面以上1厘米处进行收割,由于沙葱特别鲜嫩,采收时严禁践踏植株,采收同时进行整理,去除黄叶、杂草,包装好后必须在2天之内出售。
(5)植物特点
阿拉善沙葱又名蒙古葱,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呈直立簇状,叶片呈细长圆柱状,叶色浓绿,叶表覆一层灰白色薄膜;叶鞘白色,圆桶状。叶片含纤维素极少,口感脆嫩。沙葱属长日照、强光照植物,常生于海拔较高的砂壤戈壁中。因其喜生于沙地且形似幼葱,性温味辣,故称沙葱。沙葱的花为紫色小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6)地域保护范围
阿拉善沙葱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阿拉善盟全域,涵盖阿拉善左旗(含三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共计3个旗22个苏木镇137个嘎查(村)。地理坐标为东经97°10′-106°52′,北纬37°21′-42°47′。
(7)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NY/T2798.1)的标准。